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关于本会 - 创新研究

南昌职业大学:祁宏大、刘传利、栾旭《基于“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三教”改革研究》

来源:国艺展组委会    关键字:南昌职业大学:祁宏大、刘传利、栾旭《基于“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三教”改革研究》    日期:2025-09-19    点击:447
来源:国艺展组委会    日期:2025-09-19    点击:447

学者简介

       祁宏大教授,南昌职业大教育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党委委员,高级“双师型”教师,教育部“1+X”器乐艺术指导师、考评员,江西省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团队成员,教育部“1+X”幼儿照护指导师、考评员,感觉统合训练师(高级)。曾获“优秀共产党员”、“管理育人标兵”、“抗疫先进个人”、“征兵先进个人”等荣誉。主持完成国家级横向课题3项,江西省艺术规划、人文社科等省级课题3项,校级教学改革等课题5项,参与各类课题研究25项,在《黄河之声》《大学》等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清华大学等出版社主编教材、专著6本,发明专利1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赛获奖近30项。
       刘传利、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南昌职业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审专家、教育部1+X器乐艺术指导等级证书特聘专家、江西省科技创新竞赛评审专家、江西省文旅厅文旅高质量发展专家库专家、江西省科技专家库专家、江西省职工创新专家库非遗工艺领域专家、江西省创新创业导师、校园网络名师、红杜鹃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融媒体数字音乐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持省部级课题15项(横向6项)、参与10项,主编(参编)教材8本、专著2本,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荣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60余项。代表作有《能否》《一路有你都是歌》《追梦》等主旋律原创歌曲40余首,先后被《人民音乐出版社》《当代音乐》等专业期刊收录,并曾在央视网、新华社、学习强国及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西卫视等20多家媒体报道和展播。
       栾旭,南昌职业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优秀教师。


摘要“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是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一项重点要求。“三教”改革强调,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维度实现全方位改革,“教师、教材、教法”为基本路径,“落实‘1+X’证书制度深化融合”为最终目标的人才深化培育改革提供方向。本文立足于新证书制度,探讨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声乐课程教学改革,意在明确改革工作要求,并进一步提出改革的有效策略。通过本理论实践分析可知,在“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声乐课程改革需结合证书制度,来实现教师能力素质培训教育、教材内容深挖与开发、教学方法创新与优化,以便适应“1+X”证书制度下的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提升这一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声乐课程;三教改革

引言:

教学改革在新形式下,应当从教学资源素材、教师能力素质、教学实践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组织落实。在“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声乐课程时,需结合证书制度的基本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意在构建“书证融合”新类别模式,以解决“教育主体定位”“教育内容革新”“教育方法创融”的基本问题,从而培养高素质多元化全能人才。并依托三教改革政策与方法优势,为适应“1+X”证书制度提升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作为教师,也应当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升个人的素质水平、适应新政策新要求,并且从实践角度出发拓展声乐课程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下的科学执行方法。

一、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分析

“1+X”证书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旨在鼓励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此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自2019年开始,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从10个左右领域做起,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方案》的一个重点是强调职业技能证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将校内的职业教育和校外的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且以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为重要目标。试点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培育培训评价组织,二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是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四是实施高质量职业培训,五是严格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证书发放,六是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七是建立健全管理、监督与服务机制。基于这样的证书制度,我们依以下三点作为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分析。

(一)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培训教育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学生所获得的能力素质提升,要从传统的学历教育中的理论部分逐步上升到实践部分,且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应当更进一步转向学生的实践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同时,证书制度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所对口的专业证书类型也丰富多样。因此,教师更需要结合证书制度颁布后,来提升人员技能水平要求,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优化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全方位优化专业技能教育效果,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这一目标[1]。从实际出发来讲,与学前教育声乐专业学习相对口的证书主要是声乐等级证书。因此,教师在教学引导中,一方面可通过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渗透专业等级证书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开设专门课程为学生声乐专业学习中的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保障和支持。

(二)不断加强实践教育组织落实质量与力度

实践教育在“1+X”证书制度下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切入点,尤其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所需要提升的专业技能具有多样性特征。回归到本文探讨的声乐专业进行分析研究可知,实现教育教学组织,需结合学生的基础声乐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和效果,并通过组织实践性主题活动或参与声乐竞赛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提供更多的平台和契机[2]。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实践教育工作组织落实的有效性,都应当是现阶段实践教育组织落实时关注的要点问题。

(三)合理规划组织校内证书,考核工作落实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学前教育声乐专业教学组织需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推进其证书考取进程。由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证书的含金量、专业性又呈现出不断提升的状态。因此,教师也应当协助院校和考核平台,协助完成学生证书考取的整个过程,证书考取过程中学生的实现学习能力以及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都需要结合证书考核的基本要求实现同步提升[3]。另外,考核工作的组织落实、考核证书的审批发放等,都需要职业院校协同完成。因此,在教学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应当适应这些教育改革要求,并及时在工作内容体系中纳入适应新证书制度的教学流程和结构,提升教学组织有效性,实现“1+X”证书制度与常规课程教学的有效衔接。

二、基于新证书制度的学前教育声乐专业课程三教改革原则

(一)确保新教材引入符合证书考核技能培训教育要求

教师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对“1+X”证书制度的基本要求进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常规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课程安排比例。引入相应新的教材和教学素材资源的同时,也要注重技能考核与专项素材资源之间的高度匹配。在实践教学引导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技术能力提升基于声乐教育专业的发展性和创新性也有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更需要教师在具体教育素材资源应用的过程中注重灵活性和全面性,适当使用校企合编教材,尽可能确保创新性素材资源的引入能够适应现阶段,学生技能培训考核的要求,发挥出“1+X”证书制度在实践应用中的优势。

(二)确保改革工作做好充分的资源条件准备

无论是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还是逐步扩大实践教学的比例、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都需要教师结合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1+X”证书制度提出的一些细节专业性要求,在教学资源条件准备环节,提升针对性和有效性。尽可能确保教学素材资源具有丰富多元的特征,以便供不同学生结合个人的实践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合理筛选。另外,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资源条件准备还包括一些创新的辅助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平台的引入应用。同时,教师也要掌握先进技术平台和辅助工具的应用方法。这不仅是为三教改革工作做好准备,也是为了适应证书制度背景下对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教育要求。院校方面应当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引入多元化资金资源为新证书背景下的实践教育工作改革优化奠定基础[4]

(三)结合现阶段教学工作实际问题提出改革规划

总结新阶段的实际问题,是为了更好的把握改革方向,更好的明确改革目标。在三教改革工作中,只有结合实际问题找准改革方向,才能确保证书制度下的改革具有实践价值和意义。从实际出发来讲,三教改革是一项持续推进的工作。因此,在前期提出改革规划和改革目标,有助于阶段性的观察改革工作成效,提升改革工作有效性。从实际出发来讲,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比较典型的实际问题包括以下三个要点:一是教学内容本身缺乏创新和优化;二是教学组织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三是具有创新性和发散性的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维度缺乏引入力度。因此,更需要从实际出发,通过三教改革为取得更好的改革实践规划效果奠定基础。

三、基于1+X证书制度的学前教育声乐课三教改革策略

(一)实现教师能力素质培训教育

教师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认清“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声乐专业对教师的实践技能要求,积极适应现阶段溢价论述制度下的校企合作,以及基于互联网平台先进辅助技术的教学创新。通过参与理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为适应“1+X”制度下的三教改革要求提供保障。

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声乐(歌曲演唱)课程教学中,如何体现教与学效果,不仅要有普通的声乐考级,还要有相对应的声乐类X证书。作为职业院校学生应该多考几个X证书,师生多参加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以赛促改,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来验证理论。

具体来说,教师能力素质培训工作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寻找切入点:①在理论培训教育方面,应当由学校方面引导教师对“1+X”证书制度中的学历教育证书,以及专业技能证书考取价值和意义进行全方位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创新考核平台和方法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政策进行明确。以此为前提条件,进行个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充实。同时,在新政策背景和要求提出后,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氛围和内容也得到了同步拓展,这对于取得更好的理论学习效果、优化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效果具有重要作用[5]②学校方面应当注重教师理论学习能力的培训教育,从实际出发来讲,学前教育相对来说理论知识学习内容难度较低,但在证书制度背景下,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逐步提升。同时,也包括理论学习能力的提升和优化。这都给教师的实践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依照常规理论开展学习的模式不再适用。而更加具有实践性,且能够全方位提升教师能力素质的方式方法应当引入并应用,具体来说鼓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或为其提供出外学习的机会。是从新政策背景入手,帮助其积累良好实践经验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帮助一部分专业教师拓展个人工作思路,找到创新工作方法的重要契机。③加强教师团队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提升教师全方位综合素质提供支持和帮助。除了完成岗位培训任务,思政教育和相关培训,应当持续进行结合“1+X”证书制度推行落实的实际情况,反观了解教师思想认知和教学思路方法运用的实际情况,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方向,确保创新教学实践任务圆满完成。

(二)教材内容深挖与开发

深挖课程教学教材内容内涵,并且注重教材的开发利用,是现阶段职业教育工作开展所应当重视的又一个关键问题。因此,首先需要对常规教学资源素材进行内容体系分析和研究,并且做好课程体系梳理分析。结合现阶段人才培养要求和实践教育要求,对具有重复性或实践价值未达到标准的课程内容减轻课时安排比例,或剔除出常规教学题内容体系中。而对于更加贴近于实践教学要求,能够针对性提升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应当做到进一步深挖,通过拓展思路开发教学资源素材,为充分发挥出界定教学内容和资源的作用奠定基础[6]。对于声乐教育课程来说,除了完成传统的声乐理论知识学习外在证书制度背景下,教师更需要为这一专业学生提供参加竞赛参加实践活动组织落实实践活动的机会和平台,一方面提升这一专业学生自身的实践教育能力,另一方面,参加竞赛或课程教学实践评比的过程中,这部分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自身在教学组织思路和实践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从根本上提升个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自主挖掘更加有价值的资源素材提供保障。

(三)教学方法创新与优化

教学方法创新优化是指,在“1+X”证书制度颁布后,实践教学组织落实过程中所应用的方式方法也需要进行同步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创新优化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要点:①结合证书制度开辟针对证书制度考核要求,实践内涵讲解的专项课程,并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引导。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声乐课具有独立性特征,且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积累,实现个人教育引导能力和实践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1+X”证书制度颁布后,职业院校方面,应当首先针对这一新证书制度的内涵和要求向学生进行讲解。并且在教学方法上运用校企合作以及直观的多媒体辅助工具引入应用的方式,让学生对“1+X”证书制度的颁布价值以及实践学习中对应的岗位技能要求进行初步了解,为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实践学习质量奠定基础[7]②在核心教学环节充分借鉴利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下,校企合作更加强调为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充分空间与平台。例如,教师在证书制度下应当积极为学生提供进入幼儿园进行实践学习的平台和机会,以实习带教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教师提出的要求。也可进入到机构(艺术培训班),开展声乐考级教学和合唱团教学,尤其是童声合唱团的教学训练,要求师生都要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和演唱水平。所以,通过实践氛围的营造和实践平台的打造,为学生获得更好的实践学习经验,获得更加突出的实践学习效果奠定基础。在证书考核方面,声乐等级证书是与本课程对口的专业证书。而证书考核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模式,能够同步为相关专业学生积累实践学习经验,为学生更好的获得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效果奠定基础。

三、1+X证书制度背景下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未来方向

(一)不断深化三教改革,适应证学前教育声乐课程证书制度要求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由于这部分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实践能力,是面对幼儿成长阶段的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因此,其综合实践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在提升优化的过程中,都要结合这部分教育对象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状态进行优化调整[8]。三教改革是把握三个方面要点进行教育引导改革实践的科学方法。因此,在新证书制度背景下,这三个方面的改革工作也应当同步不断落实执行,不断优化完善,本着解决现阶段实际问题不断体现三教改革优势作用的原则,适应新证书制度要求,并且对新证书制度对口的实践岗位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找到未来教学改革的科学方法,为最终取得更好的教学改革质量奠定基础。

(二)不断引入先进技术平台,优化三教改革质量

引入先进教学技术平台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现阶段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利用先进技术平台使得各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对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学生来说,其对于网络平台信息技术已具备一定的熟悉度,且其在学习实践中,也更加认同应用先进技术和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涉及的学科比较多。例如;江西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就是一个比较专业、比较全面的赛事,要求参赛学生三人成队,从弹唱、跳唱、简笔画、说课、课件制作、保教分析等8个方面来综合比赛打分,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所以,从实际出发来讲,这对于优化实践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学习体验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未来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中,应当立足三教改革,不断应用先进辅助技术和平台创新优化三教改革质量,实现三教改革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合本文理论与实践分析可知,随着“1+X”证书制度的颁布,三教改革工作落实执行,也需要在方式方法上进行转变和优化,并且积极引入多元素材资源,为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服务只有全方位深化落实三教改革,并且对“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要求进行明确分析和了解,才能够在联动创新的过程中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董静.“1+X”证书制度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构建——以高职幼儿照护证书为例[J].知识窗(教师版),2022,(09):15-17.

[2]周小艺.“1+X”证书制度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J].对外经贸,2022,(06):140-143.

[3]范媛.“1+X”证书制度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26):169-171.

[4]李黎娥.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X”证书制度实践效果研究[J].山西青年,2022,(02):28-30.

[5]李忠毅,黄丽娟.1+X证书制度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通”的路径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1):35-41.

[6]张颜.“1+X”证书制度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通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1,(36):15-16.

[7]欧阳叶.“1+X”证书制度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创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27(05):36-40+50.

[8]王晓月.“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投资与合作,2021,(01):151-152.

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