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设计学类成果

吉林艺术学院: 孟琦《尘外系列》

来源:国艺展组委会    关键字:吉林艺术学院: 孟琦《尘外系列》    日期:2023-11-12    点击:3891
来源:国艺展组委会    日期:2023-11-12    点击:3891


吉林艺术学院: 孟琦《尘外系列》       指导教师:金巍、郭丽

作品介绍

     《尘外》系列作品选取“山水”的创作题材,吸取“中国绘画”中的表现手法,结合现代元素,采用玻璃粉烧的工艺,依据已有实验,发挥玻璃粉烧特有的艺术语言,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及视觉效果。同时将材料语言与创作观念相互联系,用材料语言拉动创作观念的内核,描绘山水之间的意境,建立现代生活环境与自然山水之间的联系。
      作品的整体构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作品采用山、云雾、建筑元素。古人喜欢游于山水之间,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之中。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与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变化规律具有内在的类似性,人因此在自然面前会产生乐山乐水之情。这里选取山的元素是因为山是稳定的、执着的,山的坚实与厚重具有一定的承载性。用云与雾的元素来衬托高山,首先能够描绘出山的高峻,体现出环境的安静;其次云和雾飘浮于山间的虚幻状态,仿佛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界之处,更容易衬托出现代环境与精神世界的关系,表达出人们想要远离喧嚣与凡尘去追求自然中的宁静。建筑元素也是古人寄情于山水时常常涉及的元素,在诗词中也有建筑元素的使用,建筑元素在意境中的出现仿佛是一条连接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纽带,当人们置身于建筑中去领略山川湖海时,自然而然地就推开了自然意境中的那扇门。作品中选取带有现代痕迹的建筑元素,让建筑元素与作品整体融为一体,以衬托现代生活环境与山水精神世界的关系。
      2. 作品吸取中国山水画中山的写意手法及颜色特征。将山的整体造型提炼成简单的几何体,为了体现山势的高,整个山体的造型较长,在山体的上方概括出山峰的迭势,突出山顶的造型。将山顶的部分进行写意处理,结合青色、黑色和白色来描绘山的颜色。
      3. 作品用“留白”来体现空间感。将大部分的山体进行留白,突出山顶的造型与颜色,在视觉效果上增强作品的空间感。白色的部分营造出空间无限大的感觉,与其他颜色的部分形成对比,让观者感觉到山的高与耸,使山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同时放大。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标注来源为“学术研究部”、“国艺展组委会”或“网络信息部”的所有论著、作品及艺术教育研究相关成果,均为本站管理单位及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合法享有版权或已获授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明确授权,不得进行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进行成果转化,请与本网校企合作服务部联系以获取协助。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致力于支持、尊重并保护原创,对于任何侵权行为,必将追究责任。对于经本网站授权使用的作品、教科研成果,请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明确标注来源及作者。凡本网站标注“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系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供非商业用途,旨在传播更多新闻信息及业界动态。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及版权来源负责。若您发现本网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信息(联系邮箱:myfh2017@163.com)。

设计学类成果